钛钢复合板冷作、焊接作业指导规则 1.钛钢复合板圆筒的标记:
在划线和下料前,必须用多层贴纸保护钛钢复合板圆筒,防止钛镀层表面划伤和铁离子污染。
二、钛钢复合板的划线应在复合层上进行,尽量使用金属铅笔。只有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可以去除的部分才允许打孔。
三、钛钢复合板有无粘结等局部缺陷,标记时应充分考虑材料取样复验以避免(包括轧制方向)。
4、复验材料应及时下料,并及时移植、标记、流通材料。
5、钛复合板圆筒拉伸线必须画两条线:
线a是圆柱体的基准线;
b线是钛多层切边坡口的加工线。
6.严格控制钛复合板圆筒的伸长精度,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2mm。
7.标记结束后,应重新检查下料尺寸,并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
二、钛钢复合板圆筒延伸率的测定。
1.钛钢复合板圆筒的延伸率必须在确定其头部延伸率大小的基础上确定。
2.钛钢复合板筒体直径越大,纵缝拼焊越多,筒体的膨胀越难控制和掌握。
3.壁厚越长,板宽平整度越差,钛钢复合板的圆柱体越长,遵循保持一边(一端)再固定长度的原则(主要考虑的是轧制过程中钛钢复合板材料的延伸率会增加)。
3、钛钢复合板筒体下料。
1.钛钢复合板筒体的切割和坡口加工一般应采用机械方法,主要有剪板机、铣边机、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和刨边机。
2、钛钢复合板剪切时应严格控制:
剪切机刀刃的间隙;
b钢底座应朝下,注意防止分层。
3.钛镀层切边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圆盘刀具的下降进给速度。钛包层铣得太浅,很难修整,铣得太深,伤碳钢基体。
4.当钛钢复合板圆筒较厚或形状不规则时,也可采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避免火花溅到钛表面,造成铁离子污染;
b、切削刃和沟槽仍应进行机械加工,并用机械方法清除污染层;
c、切削前,必须为槽的后续尺寸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
5.钛钢复合板筒体坡口加工和刨边结束时,轧制前必须复核筒体延伸和坡口等尺寸,防止尺寸加工偏差的发生。
4.钛钢复合板圆筒压头(拖板)的制造。
1.根据设备圆柱体的直径,选择匹配的圆弧模板。
2.薄壁钛钢复合板可在折弯机上制造:
禁止使用折弯机下刀盘直角刀,必须使用弧形刀压制;
b压制参考控制线必须画在钛钢复合板压制的R弧区。
3.对于无法用折弯机加工的厚壁钛钢复合板,必须选择相应的模具在液压机上压头。
4.禁止用三贴弯板机或其他加工方法制造钛钢复合板筒体的压头(拖头)。
5.钛钢复合板圆筒的滚圆。
1.弯板机的辊面必须清洗干净。
2.滚筒滚压校准前,必须检查板面的污染物,损坏的贴纸必须重新粘贴。
3.准备相应的内部和外部模板。
4、操作人员必须能够掌握卷板机的性能。其他非专业人员禁止操作。
5.尽量减少滚筒在轧制过程中来回的次数。
6.严格控制钛钢复合板筒体的错位。
7、严禁强行分组,严禁用大锤敲打和锤击汽缸。
8.直径较大的圆柱体必须用挂辊滚圆。
9.提交检查。如果有要求带产品测试板,必须按规定执行。
10.仔细记录每个气缸的伸长量,并为后续的圆周接头和气缸盖配对做好配对。
06。
不及物动词基层焊接过程中边缘包层的保护和焊接。
1.当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钛钢复合板设备的内坡口焊缝时,应采用铜板或涂刷保护剂的方式对边缘镀层进行有效保护,防止飞溅和损伤镀层表面。
2.复合板设备碳钢部分采用手工氩弧焊打底时,背面必须用氩气保护。
3.在基层焊接时,还需要严格控制线能量和层间温度,以防止基层焊接时焊缝区域分层。
七.不干胶的选材和成型。
1.对于工作条件苛刻的设备和重要的复合板,应选择塑性好、杂质元素含量少于母材的材料。如果复合层是TA2,TA1应该为标签选择。当复合层为TA9时,贴纸应选择与之匹配的材料(具体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
2.贴片压制成型前,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钛为250-350℃),不应有氧化现象。按压不干胶时要注意保护不干胶表面和清洁模具,防止铁离子污染。
3.形成的条带必须在圆弧处100%着色。如果有裂纹、凹坑等缺陷,必须修复焊接后才能使用。
八、贴之前的要求。
1.必须在相关标记开口和钢筋焊接完成并合格后进行。包括喷嘴、人孔和设备法兰等。
2.应首先彻底清洁整个缸体内表面的污染物(包括底部焊缝的凹槽)。
3.表面氧化物应在带材、垫板和多层的焊接区域抛光,然后用丝布或刷子蘸丙酮清洗。如有必要,可用强力吹风机吹洗,表面不应有丝或刷毛残留。
4.任何焊接(TIG)必须在清洁后4小时内进行,否则应再次清洁。
09。
九.焊接环境。
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干净的脚套、手套等防护用品。
2.焊接钢带时,不得使用电风扇、压缩空气和其他设施在钢瓶内进行强通风。
3、焊丝必须用丙酮擦洗,并应妥善放置,不能脚脏。
4.焊机的接地线不能直接压在包层表面,以免产生电弧。
5.焊接区域相对独立封闭,有条件可以作为围护。
10.贴纸组装的点焊。
1.在点焊过程中,必须确保焊接区域清洁,并确保钢带和气缸包壳之间的配合间隙。
2.当配合间隙大于0.5毫米时,必须用千斤顶等工具压紧。
3.当有间隙时,不允许通过锤击热锚点来消除间隙,以确保锚焊点呈银白色。
4.如果贴纸下面有垫板,垫板应点焊固定,垫板不得高于复合层表面。
5.钛包层与钛条的定位点焊距离约为50mm,钛条左右焊缝的定位点焊点应相互错开,定位焊接时不得加焊丝。
XI。焊接工艺。
1.在点焊过程中,必须确保焊接区域清洁,并确保钢带和气缸包壳之间的配合间隙。
2.当配合间隙大于0.5毫米时,必须用千斤顶等工具压紧。
3.当有间隙时,不允许通过锤击热锚点来消除间隙,以确保锚焊点呈银白色。
4.如果贴纸下面有垫板,垫板应点焊固定,垫板不得高于复合层表面。
5.钛包层与钛条的定位点焊距离约为50mm,钛条左右焊缝的定位点焊点应相互错开,定位焊接时不得加焊丝。
十二.焊接保护。
1.必须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高温区域进行惰性气体保护。
2.正面由适当形状和尺寸的保护罩通风和保护,背面由合适的检漏孔中的氩气充气和保护。
3.使用防护罩时,应靠近焊枪并随焊枪移动,但不能影响焊枪的移动。4.在使用过程中,保护盖不能侧向移动,更不用说离开贴纸的表面。
5.背焊道和盖焊道不允许氧化。如果发生氧化,必须对其进行抛光以去除并重新焊接。
6.如果焊丝头被氧化,必须在重新焊接前清除氧化部分,包括点焊过程中的氧化。